绿道建设经验借鉴范文6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0-03 04:59:39194

绿道建设经验借鉴范文 第一篇

麦理浩径是香港著名的长程徒步路线,是一条沿着滨海、河谷、山脊等自然走廊或人工走廊建立的线性开放空间,全长100公里。以西贡北潭涌为起点,绕过万宜水库,横贯新界,以屯门为终点,共分为10 段,穿越了香港23个郊野公园中的8个。

麦理浩径路线景观极富特色。沿途富有山岭、异石、海湾等自然景观,还有军事坐标点、战壕、防空洞等历史遗迹等。麦理浩径还统一配备了等距布置的标距柱(每500m设有1 个标志柱,共200个标志柱)、方向清晰的指引标识系统和包括报警电话、直升机停机坪、救火水池等救援系统,给人以安全、踏实感。麦理浩径及其串联的郊野公园不仅约束了城市的无限扩张,还保存了自然,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享受自然的机会与空间。

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一条绿道,可以将主要景区、景点串联成珠,能有效的融合了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收入,还可以迎合低碳环保的潮流。

睿途旅创是著名综合性跨行业国际集团世纪金源旗下控股公司。由睿途规划设计院、睿途旅游产品研发中心、睿途品牌顾问公司、睿途旅游孵化器四大产业板块组成。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在丹麦哥本哈根、新加坡、中国深圳、成都设有分支机构。

睿途理念: 小创意改变大旅游

睿途使命: 以优质创意内容革新中国旅游

睿途精神:I3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创新意识) Innovation thinking(创新思维)Innovation ability(创新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绿道建设经验借鉴范文 第二篇

法国卢瓦尔河(La Loire)流域绿道是法国最负盛名的绿道,法文名称意译即“骑自行车的卢瓦尔河”。

卢瓦尔河绿道三分之二的线路紧沿卢瓦尔河两岸。27%的线路为独立的自行车“绿道”,24%的线路借道机动车道路(无交叉),37%的线路借道交通流量少(≤500辆/天)的公路(可交叉),还有12%的线路为城市自行车道(带)。

绿道建设经验借鉴范文 第三篇

当现有的绿地是破碎的、少量的而且是互相没有联系的时候,我们就要使用防御性的措施。这种措施针对土地破碎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或者停止这种进程,以保护已经受损的土地。这种策略被认为是不够有效的,亡羊补牢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绿道可以为不断减少的自然资源加上屏障。这类绿道一般包括区域或地方公园、储备起来的土地以及分区规划确定的保护地。

被央视报道的杭州滨江最美跑道

公里的沿江道路以樱树作为隔离带,分隔出休闲区和机动车道。春暖花开时节,甚是唯美。

与最美跑道相比,最美跑道空间更大、趣味性更高,更具运动性、娱乐性及休闲性。

从功能上来看,自西向东,分别为游步道、散步道及跑步道,在此之外,一抹亮眼的红色是独立的骑行道,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市民茶余饭后丰富多样的休闲及健身需求。

最美跑道

最美跑道上,陪你走过春夏秋冬

最美跑道自亮相以来,滨江乃至杭州的许多市民不由自主地增添了在江边走走逛逛、骑骑车、跑跑步或者玩会滑板的习惯。

这里既是集生态、休闲、旅游、运动、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和谐大气、富有活力的“滨江绿色长廊”;又是以都市滨水观光为主导,集市民健身、社区交流、沿江休闲、高新区人文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沿江市民慢生活休闲观光带”。

据了解,在最美跑道的智慧新天地区域,先行完成的南段以红薇染夏、红梅傲冬为主景观

北段将以樱海渲春、桃林闹春、丹霞枫姿为主景观

跑道中间段,将延续樱花大道的设计理念。

绿道建设经验借鉴范文 第四篇

延绵4500多公里的东海岸绿道,是美国一条代表性绿道。绿道从缅因州的加拿大边境一直延伸到佛罗里达州,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

东海岸绿道可以说是一条动态走廊。它北至寒带,南至热带,贯穿美国大陆。沿途既有城市的工商业景观,又有山川河流等开放的自然景观,不但是周围居民健身、娱乐和通行的绝佳选择,同时还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从而提高了地区经济活力。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东海岸绿道的自然游径。由于游径中包含大量与正常慢行道路并不冲突的越野路段,为自行车尤其是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运动环境,多年来一直被全美的越野自行车爱好者列为必到之处。

东海岸绿道其实更像是一个南北贯通的长途慢行交通系统,它将途经地区既有的城市慢行系统和小型游径彼此相连,既能满足人们长途骑行的需要,又让短途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绿道建设经验借鉴范文 第五篇

2008年建成的南部山脊是新加坡最具有代表性的绿道,它贯穿新加坡南部,以4个公园和7条游径构建了1条长9公里的自然走廊。在被纳入系统之前,花柏山公园、园艺园林、肯特岗公园其实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鉴于公园之间隔着公路和树林,市民往往只局限在1个公园里活动,并不会向其他几个公园拓展。

在这种情况下,南部山脊再构建并没有选择另起炉灶,而是把原有的3个孤立公园连同新建造的1个公园,通过城市道路和桥体改建而成的游径连接起来,经过合理规划,将其连接成完整体系。这种以线串点,通过绿色廊道连接城市现有绿地的方式不仅适用于土地面积有限的新加坡,对其他城市也有借鉴意义。

绿道建设经验借鉴范文 第六篇

这么美的鸟瞰

你能想象它以前是怎样一条被抛弃的母亲河吗?

浦江是“中国水晶之都”,鼎盛时期全国80%以上的水晶制品均产自浦江,全县曾经有万家水晶加工作坊,至少有20万人直接从事水晶生产。水晶产业一度给浦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隐藏在繁华背后的却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浦江:荡漾碧波被水晶污水吞噬,加之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落后,水质被严重污染。浦江全县出现了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和25条“黑臭河”,环境满意度调查连续6年全省倒数第一。曾经拥有秀美山水的浦江如今生态危机重重,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满目疮痍。

好在浙江的“五水共治”工程。该工程是从治理金华浦江县的母亲河浦阳江开始的。土人设计(Turenscape)通过水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拯救了一条被抛弃的母亲河。设计运用了生态水净化、雨洪生态管理、与水为友的适应性设计以及最小干预的景观策略,将过去严重污染的河道彻底转变为最受市民喜爱的生态、生活廊道。设计实践了通过最低成本投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能,并为河道生态修复以及河流重新回归城市生活的设计理念提供了宝贵的实际经验。

设计策略

1. 湿地净化系统构建及水生态修复策略

在本次研究范围内共有17条支流汇聚到浦阳江,规划提出完善的湿地净化系统截留支流水系,将支流受污染的水体通过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后再排入浦阳江。设计后湿地水域面积约为公顷,以湿地为结构,发挥水体净化功效并提供市民游憩的湿地公园的总面积达166公顷,占生态廊道总面的84%。各斑块设置在对应支流与浦阳江的交汇处,将原来直接排水入江的方式改变为引水入湿地,增加了水体在湿地中的净化停留时间。同时拓宽的湿地大大加强了河道应对洪水的弹性,精心设计的景观设施将生态基底点石成金,使生态廊道成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通过水晶产业的整治和转型,结合有效的生态净化系统构建,浦阳江目前的水质得到提升。从连续的劣Ⅴ类水达到现在的地表Ⅲ类水,并且水质逐步趋于稳定。

2. 与洪水相适应的海绵弹性系统策略

设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增加一系列不同级别的滞留湿地来缓解洪水的压力。据统计,实施完成的滞留湿地增加蓄水量约290万m³,按照可淹没50cm设计计算则可增加蓄洪量约150万m³,一方面这大大降低了河道及周边场地的洪涝压力,另外一方面这部分蓄存的水体资源也可以在旱季补充地下水,以及作为植被浇灌和景观环境用水。原本硬化的河道堤岸被生态化改造,经过改造的河堤长度超过3400米。硬化的堤面首先被破碎并种植深根性的乔木和地被,废弃的混泥土块就地做抛石护坡,实现材料的废物再利用。迎水面的平台和栈道均选用耐水冲刷和抗腐蚀性的材料,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和部分石材。滨水栈道选用架空式构造设计,尽量减少对河道行洪功能的阻碍同时又能满足两栖类生物的栖息和自由迁移。

3. 低投入,低维护的景观最小干预策略

浦阳江两岸枫杨林茂密,设计采用最小投入的低干预景观策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些乡土植被,结合廊道周边用地情况以及未来使用人流的分析采用针灸式的景观介入手法,充分结合场地良好的自然风貌将人工景观巧妙地融入自然当中。设计长度约25公里的自行车道系统大部分利用了原有堤顶道路,以减少对堤上植被造成破坏;所有步行栈道都由设计师在现场定位完成,力求保留滩地上的每一棵枫杨,并与之呼应形成一种灵动的景观游憩体验。

新设计的植被群落严格选取当地的乡土品种,乔木类包括枫杨、水杉、落羽杉、杨树、乌桕、湿地松、黄山栾树、无患子、榉树等。并选用部分当地果树包括:杨梅、柿子树、樱桃、枇杷、桃树、梨树和果桑等。地被主要选择生命力旺盛并有巩固河堤功效的草本植被,包括西叶芒、九节芒、芦苇、芦竹、狼尾草、蒲苇、麦冬、吉祥草、水葱、再力花、千屈菜、荷花;以及价格低廉、易维护的撒播野花组合。

4. 水利遗迹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场地内现存大量水利灌溉设施,包括浦阳江上7处堰坝、8组灌溉泵房以及一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引水灌溉渠和跨江渡槽。设计保留并改造了这些水利设施,通过巧妙的设计在保留传统功能的前提下转变为宜人的游憩设施。经过对渡槽的安全评估以及结构优化,设计将其与步行桥梁结合起来,并通过对凿山而建的引水渠的改造形成连续、别具一格的水利遗产体验廊道。该体验廊道建成后长度约公里,是最小干预设计手法运用的成功体现。设计通过在原有渠道基础上架设轻巧的钢结构龙骨并铺设了宜人的防腐木铺装,通透的安全栏杆和外挑的观景平台与场地上高耸的水杉林相得益彰。被保留的堰坝和泵房经过简单修饰成为场地中景观视线的焦点,新设计的栈道与其遥相呼应形成该案例中特有的新乡土景观。通过运用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本案例留住了乡愁记忆,也保留了场地上的时代烙印,让人们在休闲游憩的同时感受艺术与教育的价值意义。

(4)机遇性策略

某些景观为绿道的设计提供了特殊的条件,例如轨道变绿道。最有名的绝对当属

纽约高线公园

它也是2010年ASLA专业奖,综合设计荣誉奖的获奖作品。

高线公园项目共分为三期:

项目一期:甘斯沃尔特街至第20街

项目二期:第20街至第30街

项目三期:火车站西部,第30街至第34街

设计公司如下: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项目负责)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

Piet Oudolf

↑ 来自纪录片《城市化》,推荐看看这个纪录片

“利用后工业化建筑物加以创造性的设计,就能建成人们喜欢的东西。不是完全拆除,也不是原样保留,而是真正的改造。”

—— James Corner

高线的场地特性:单一性和线性,简单明了的实用性,草地、灌木丛、藤蔓、苔藓和花卉等野生植被与道砟、铁轨和混凝土的融合性。

高线公园是一个棕地项目,原项目中有很多铁轨,混凝土构架等工业遗址。詹姆斯在设计高线时,在混合,混合人与自然,混合建筑与植物。

景观设计师从3个层面提出了高线公园的设计方案:

首先是铺装系统,将条状混凝土板作为基本单元,在靠近植栽的接缝处被特别设计成锥形,植物可以从坚硬的混凝土板之间生长出来。植物的选择和设计不同于传统的修剪式园林,而是呈现出野性的生机与活力,再现了场地自身的环境特点和浅根性植物的特性。

第二个层面是让一切放缓,营造出一种时空无限延展的轻松氛围,使游客放缓脚步流连其间。

第三个层面是尺度的精心处理,尽量避免当前追求大而醒目的趋势,而采用一种更加微妙灵活的手段。最终,结合公共空间的层叠交错,沿着一条简洁有致的路线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空间,让游客沿途领略曼哈顿和哈德逊河的旖旎风光。

灵感来源:延续诗意、荒芜之美

核心策略:“植-筑”的设计策略

即通过改变公园步行道与植被的常规布局模式,将有机栽培与铺装材料按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结合起来,创造多样化的空间体验。

由于高线本身就是线性的,保留的工业特征都是线性的,那么用线做设计就是顺理成章的,科纳将线变成了条状的混凝土板。

它们之间留有开放式接口,接缝被特别设计成锥形,植物可以从坚硬的混凝土板之间生长出来。铺装系统的设计与其说是步道,倒不如说是一种犁田式景观,这种混杂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肌理,行人自然地融入其中,毫无旁观者的距离感。

“植筑”就是一种处理铺装和绿地的系统

植——植物体系——丰富野性的栽植环境——适应不同的环境

筑——地面铺装——条状混凝土基本单元——创造不同的空间

通过比例的调控,就把平面分成了不同的空间,还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灵活的变换。可以说科纳成功的找到了最适合高线的设计语言~

整个项目还有很多有趣节点改造

无论是观景平台、阳光甲板还是草坪阶梯等

都可以通过下面的动画动图了解一下

【植物种植】

James Corner曾经说过:

“我认为可以说建一个建筑就像和xxx一夜情:非常的热辣、非常的性感,但是那只是一夜。一个好的景观应该象婚姻:那是深层的、意义深远但是永远难以达到巅峰的体验。人们总是希望景观师作一些标志性的东西,那除了非常的傻还非常的困难。当景观师想尝试做有标志性的东西时,他们就真正变傻了。”

而高线公园的景观正是如此,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在春去秋来中不断迭代新的感动。高线公园植被的选择和设置不同于传统的修剪式园林,呈现出一种野性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场地本身极端的环境特点和浅根植物的特性。

高线公园的种植设计灵感来自于火车停止运行后自然种植景观25年。漫步在高线公园的花园中,你会发现多年生植物,草,灌木和树木等,它们有很好的耐寒性,可持续性,以及可以在四季中表现出不同的质地和色彩。

高线公园的美学反映了生与死的自然循环,唤起了在野外空间的感受。负责花园设计的Piet Oudolf说,“我最大的灵感来自大自然。我不想复制它,而是要重现情感。“

我们在整个季节创造不同的情绪和构成。数以百计的植物物种唤起了林地和草原的格局。鸟类和昆虫穿过植物并使其生长。每个花园的气氛都在变化,传递着不断变化的奇观和神秘的野生地方。

高线公园的植物有上千种植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下方的植物清单

【持续性的项目活力】

高线公园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公园,还在于其面向不同用户设计的不同项目,并开展了艺术项目、游览项目等有意思的活动吸引游客,服务社区。

高线公园长期与世界知名艺术家合作,每年为High Line专门制作新作品:雕塑,装置,壁画等,更多地以有趣和批判的方式挑战传统的公共艺术观念。

高线公园在忙季有六万的日流量,是很多商业活动和娱乐活动的理想场地。公园内可以组织五百人的大型活动,也可以举办21-75人的小型活动或私人聚会,还有室内空间可以承接商业会议和活动。

总而言之,城市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不仅仅是种草植树,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